【拼音】:bù hán ér lì
【解釋】:栗:畏懼,打顫、發抖。不冷卻發抖。形容非??謶?。
【出自】: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為治?!?/p>
【示例】: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馬介甫》:“豈果脂粉之氣,不勢而威?胡乃骯臟之身,~?!?/p>
【語法】: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想到、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事
【褒貶】:貶義詞
【英語】:shiver all over though not cold;shudder ;tremble with fear
成語辨析
【正音】:“栗”字不能讀作“sù”。
【辯形】:“栗”字不能寫作“粟”。
不寒而栗的近義詞
心驚膽跳 毛骨悚然 膽戰心驚 小心翼翼 心驚肉跳 戰戰兢兢 屁滾尿流 大驚失色
驚心動魄 心驚膽跳 畏葸不前 擔驚受怕 觸目驚心 惶惶不安 提心吊膽 驚恐萬狀
不寒而栗的反義詞
無所畏懼 臨危不懼 面無懼色 鎮定自若 面不改容 無所畏懼 逍遙自在 怡然自得
不寒而栗造句
今天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,里面所展示的畫面讓人看了不寒而栗。
春秋晉文公時,李離以執法嚴禁稱著,一旦有錯,絕不敷衍了事、文過飾非。貪官污吏只要一聽到他的名字,就不寒而栗。
自從上次他被蛇咬后,現在一聽到蛇字,就不寒而栗。
更多用不寒而栗造句……
本文標題:不寒而栗(標簽:不字開頭的成語 不什么而什么的成語 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07dxj.com/abcd/buhanerli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