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 ·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
公元760年,杜甫在親戚朋友的資助下,在成都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,安頓妻兒老小。第二年八月,草堂被秋風吹破,村里的很多小孩來扯茅草,并恥笑杜甫,杜甫百感交集,寫下了本詩。本詩通過描寫自己在戰亂中的困苦遭遇,表達了要讓廣大百姓得到安樂的崇高情感,千百年來為人廣泛傳誦。詩歌前三節敘述了茅屋破……
岑參 ·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
這首詩主要描寫了邊塞的奇特風光和與友人分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,展現了邊疆將士的艱苦與豪情。前八句主要描寫大雪的降臨和天氣的寒冷,用北風、白草、珠簾、羅幕、狐裘、錦衾、角弓、鐵衣等事物,來表現邊疆地區惡劣的氣候和艱苦的生存條件,冰天雪地的環境,襯托了戍邊將士的萬丈豪情。其中“忽如一夜春風來……
李白 · 行路難(其一)
公元744年,李白在朝廷受到排擠,被貶出長安城,因為建功立業的理想難以實現,他感到前程渺茫,寫下了這首《行路難》。詩歌開頭,在豪華的宴會上,美酒佳肴擺滿了桌子,商己卻無心痛飲。李白向來愛酒,這時他卻喝不下去,反倒拔起寶劍四處張望,表現了他郁悶的心情和迷茫的思緒,初步體現了“行路難”的“難”?!?p style="display:none;" class="cloudreamHelperLink" codetype="postmulti" entryid="1986">
李白 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
楊花落盡子規啼,聞道龍標過五溪。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。李白和王昌齡是非常親密的朋友,當時王昌齡被貶往龍標,在揚州漫游的李白聽到這個消息很難過,他無法當面送別王昌齡,就寫下這首短詩送給好友。詩歌第一句介紹了寫作背景,楊花凋謝,杜鵑一聲聲地啼叫著,透露了這是晚春時節,也表達了作者……
王灣 · 次北固山下
客路青山外,行舟綠水前。潮平兩岸闊,風正一帆懸。海日生殘夜,江春入舊年。鄉書何處達,歸雁洛陽邊。這首詩是作者在南方漫游,路過北固山時寫下的,詩篇表達了他淡淡的鄉愁和因神奇的自然景象引發的喜悅之情。本詩語言精練,描寫生動,神奇的自然景象如在眼前。據說當時的宰相張說見到這首詩,大加贊賞,把它懸……
陳子昂 · 登幽州臺歌
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獨愴然而涕下!公元696年,遭受挫折的陳子昂登上幽州臺,寫下了《登幽州臺歌》?!扒安灰姽湃?,后不見來者”中的“古人”和“來者”是指重用賢士的君主。幽州臺是戰國時期燕昭王為招賢納士專門建造的,站在這里,作者想到:歷史上像燕昭王那樣的英明君主早已遠去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