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 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
楊花落盡子規啼,聞道龍標過五溪。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。李白和王昌齡是非常親密的朋友,當時王昌齡被貶往龍標,在揚州漫游的李白聽到這個消息很難過,他無法當面送別王昌齡,就寫下這首短詩送給好友。詩歌第一句介紹了寫作背景,楊花凋謝,杜鵑一聲聲地啼叫著,透露了這是晚春時節,也表達了作者……
葉紹翁 · 游園不值
這首詩描寫了詩人春日游園的見聞和感受,通過寫墻內探出的一枝紅杏,贊美了滿園春色。頭兩句“應憐屐齒印蒼苔,小扣柴扉久不開”,寫出了詩人游園訪友卻沒有遇到園主人的情景。一般人去游玩,到了目的地,卻發現大門緊閉,肯定會很掃興,但是詩人卻表現得幽默風趣,說可能是園主人怕“我”踩壞院子里的青苔吧……
楊萬里 ·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
自古以來,描寫西湖美景的作品很多,而楊萬里這首描寫西湖的詩作獨具特色。西湖的美景有很多,有山有水,四季都有美景,但是詩人只是寫到了西湖六月的荷花。詩人先總體贊美西湖的風光畢竟西湖六月中,風光不與四時同”,西湖六月的美景,比其他季節的都要美,為什么呢?是因為這個時節西湖的荷花非常美……
陸游 ·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
詩人寫這首詩時,中原地區已經被金人占領了六十多年,當時南宋朝廷偏安江南,不思北伐收復失地。詩人因此感到無比痛心,于是作了這首詩。這首詩強烈地反映出詩人盼望收復中原的思想感情。詩的前兩句,表面上寫的是長長的黃河,高聳入云的華山,實際上寫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,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痛失祖國……